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

亞伯拉罕(四)─應許與盼望

經文:
創世記十五1~6;十七;十八1~15;廿一1~7
鑰節:
亞伯蘭信耶和華,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。(創十五6)
參考經文:
出二24;徒七2~8;羅四16~22;加三29;來六13~15;雅二23

提要
在今天的經文中,我們讀到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,上帝給了亞伯拉罕二個主要的應許:地(創十七8),和後裔(創十七2,4,6,16)。當上帝重覆的告訴亞伯拉罕這些應許時,他不但當時未得立足之地(徒七5);看著年邁的妻子,和自己滿臉的縐紋,他要如何相信那天上的星、海邊的沙的應許呢?感謝主,亞伯拉罕對上帝的應許有了信心的回應。(創十五6)這是聖經第一次提到「信」這個字。  

羅馬書四章18節說到,亞伯拉罕「在無可指望的時候,因信仍有指望。」上帝的應許藉著信心產生盼望,而盼望使亞伯拉罕相信,上帝能將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。  

上帝為亞伯蘭改名亞伯拉罕(創十七5),這個新名字暗示上帝應許他的新地位──他要成為「多國的父」。而今他成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之父。(加三29)挪亞之約的記號是彩虹(創九13),西乃之約的記號是安息日(出卅一16,17)而亞伯拉罕之約的記號則是割禮(創十七11)。割禮象徵除掉污穢,但它也提醒我們,必須經過流血,約才得以堅立。

默想
1.亞伯拉罕因為相信上帝,上帝就算他是義人。我們稱亞伯拉罕為「信心之父」,指的不僅是他對上帝的態度,更是他從上帝所得到的「義人」身份。
2.在沒有指望的時候,亞伯拉罕仍然指望,仍然信。信仰是人信靠上帝的態度,包括相信、接納和行動。
3.在我們研讀創世記十五至十七章時,我們看見亞伯拉罕徘徊在信與不信之間,如果這位屬靈之父也會陷入這種光景,而仍被稱為「上帝的朋友」,那麼,我們仍有盼望。

祈禱
主啊!您藏在「不可能」的背後,「信心」引領我找著了您。感謝您,創造了人的有限度。

更加進深http://www.glorypress.com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